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23的文章

【我男朋友會突然抓狂,他是不是有躁鬱症?】

  ( 文 / 劉貞柏醫師 ) 「我男朋友平常都很好,但偶爾會非常抓狂摔東西,最近更嚴重。會不會有躁鬱症?我想找他來給醫生你看。」 「抓狂心情差,不等於躁鬱症。反之,很多躁鬱症患者,也不一定有這些失控行為。」 然後我問了前因後果,推測大概跟年節壓力有關。 「如果我男朋友有躁鬱症,是不是吃藥就不會抓狂摔東西?」 「不是喔,藥物是改善病情。抓狂摔東西是行為,兩種不一樣。況且,就算有改善, 10 次減少為 5 次,還是會發生這種行為啊。這樣,你接受嗎?是你想要的結果嗎?」 「我以為吃藥他就不會摔東西了。他也說過自己脾氣不好,甚至還跟我下跪道歉。」 「如果是個性或行為問題,要改不容易呢!」我這麼說。 「醫生那我該怎麼辦?」 「如果妳男友就是這樣,你就要認清『你能不能接受』。就算他有情緒困擾,甚至接受藥物治療,也不代表永遠不再有這種行為發生。況且,很多躁鬱症患者並不會有這種抓狂行為。意思是:跟情境壓力還有人的行為模式相關,而不是疾病與否。這個你要想清楚。」 「醫生我知道了,我回去會想想。」 「年節大家壓力都很大,祝你平安過個好年。」

【擇善固執,不是錯。但身為領導者的責任與義務,就是在群體中找出最大公約數。】心理諮詢的分析細節。

  ( 文 / 劉貞柏醫師 ) 「我要改嗎?」這是一位大公司高階主管,面對公司很多制度,覺得不合理:逢迎拍馬的可以上位,公器私用的不必受到責罰。長期下來焦慮失眠,情緒受到影響,已經來看過幾次門診。 「不,你暫時不需要改。錯不在你。」我對他說。 「可是我感覺很痛苦啊,為什麼我不需要改呢?」他問。 「因為你堅持的正義跟道理,有其堅持的理由,即使你感受到痛苦。若這時候放棄,那麼之前受的苦又算什麼呢?」 「既然如此,為什麼醫生你會說我需要心理諮詢?」 「因為門診講的是大方向,一個小時的心理諮詢能夠讓你沉澱心思,整理細節。」 打個比方:因為現在你是船長,負責領導,不是基層作業員。你過去以來選擇正確的方向,正確的道路,堅持你的正義,這沒有錯。但你底下有一百個人,有一百種想法。理解他們的想法並在其中找到最大公約數,讓船航行在正確的方向上,同時讓你這位船長不會太痛苦,可以撐到目的地。 這是你身為船長的任務。今天你是產線作業員,不用管理起他人的話,那麼顧好自己,堅持自己的正義就可以。 「要記得:你的正義不等於所有其他人的正義。」我提醒他。 「所以,醫師你還是覺得要改變自我的想法,對吧?」 「理解要在改變之前。現在你沒有機會從各方面理解自己的想法,心理諮詢會協助你沉澱整理思緒。」 理解自己的想法之後,才有機會理解他人的想法。然後把彼此的想法作比較。這些都需要先把長期累積的負面情緒沉澱下來,才有辦法做理性思考。 理解彼此之後,再做比較。 比較彼此差異,再做選擇。 選擇好新方向,再來溝通。 溝通彼此想法,再來改變。 理解自己 ➡️ 理解對方 ➡️ 比較差異 ➡️ 選擇方向➡️ 溝通想法 ➡️ 促成改變。 這每個步驟,由專業保密的心理諮詢協助,能就細節多著墨,才是長久之道。 「好吧,醫師你說心理諮詢既然那麼有效,那請幫我安排,試試看好了。」 「不不,心理諮詢『經常沒效』!不要誤會。」 「啊?經常沒效?經常沒效為什麼我要花錢花時間做這個?」 「不要忘了,你是資深專業領域的高階主管,本身能力已經很好。能想的,能試過的,你都已經嘗試過。現在心理諮詢是提供一個窗口,補足你的盲點。既然如此,可能一百條路,你都已經試過九十九種方法。心理諮詢要搜尋那的一百種變通的方式,當然『經常沒效』,就好像在河裡淘金一樣。」 是的,心理諮詢不是萬靈丹,每位心理師的會談風格也不同。 先求兩邊能夠談話順暢,讓自己願意暢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