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22的文章

【家裡親屬罹患癌症時,該怎麼鼓勵他?】下篇

  (文/劉貞柏醫師) 上篇用描述的方式舉例,實際我們面對親屬罹患癌症時,建議以下幾點,說不定有些幫助 : 【 1.  找到能充分溝通的醫師】 除了腫瘤科主治醫師外,還有開刀的外科醫師,追蹤的內科醫師,放射腫瘤科醫師,血液腫瘤科醫師。找到有耐心可溝通的醫師,相當重要。 除此之外,還建議另外尋找負責提供第二意見的醫師,把各種疑難雜症問題 DOUBLE CHECK ,增加安心感。 提供第二意見的醫師,最好是家裡附近診所的醫師,類似家庭醫師的概念,不必等到三個月大醫院回診才能問問題,平常小病小痛也能一起處理。 失眠診所的醫師,關注整體身心狀態,也可當作第二意見的醫師,提供醫學常識參考外,更重要的是心靈層面的支持。 【 2.  鉅細靡遺記錄症狀】 癌症病人的心思焦慮,想東想西,這是正常。任何身體小病小痛都可能被心理放大。這不只是想太多,對患者而言,這種痛苦是清晰而持續的。 家人問候可以協助病人鉅細靡遺紀錄症狀,這些紀錄也許不具有直接重要的醫療資訊,卻可以透過關心詢問這些微小的症狀,讓病人感到不孤單,讓病人不覺得自己大驚小怪,不覺得痛苦只有自己知道。 【 3.  該花的錢要花】 這裡指的不是醫療花費。例如病人胃口不好,營養的食品餐點,錢就開下去,充分供應。你若詢問對方想吃甚麼,通常是「我沒胃口」。金錢是一種能量,一種資源,沒投注足夠的資源,卻享有好的效果,當然事倍功半。 自己復健運動當然可以,找一位教練陪伴鼓勵,保護避免受傷,當然比較好。 開銷會不會太大?不會的。 豪華美饌買幾次之後,胃口開了,就可以買平常喜歡吃的。 個人教練課程規律運動之後,病人體會到運動改善精神,動力活力就來了,自己也願意運動。 【 4.  多人分擔情緒勞務】 情緒是一種勞務。家人罹癌,親屬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無法出錢出力的,就負責傾聽,用電話 LINE 或簡訊都可以。病人的負能量,全丟給一個親屬擔,這位親屬不容易長期支撐。五個家人分擔,負能量就被削減為五分之一,這種分量的情緒勞務較容易消化。 病人生病不喜歡多講,每位親屬跟他講一遍,壓力就會逐步緩釋。 【 5.  家庭成員也可以就醫】 生病罹癌當然容易心情不好,陷入憂鬱,甚至長期照護的家人情緒也受影響。「你憂鬱就要看醫生啊!」親屬經常對癌症病人這麼說,卻忽略自己也需要情緒支持的部分。 「你自己都不願意看醫生,不願意吃藥,怎麼能期待別人扭轉想法,照你的意見

【家裡親屬罹患癌症時,該怎麼鼓勵他?】上篇

  (文/劉貞柏醫師) 「醫師,我今天是替我父親來看病的。」三十多歲的林小姐來到診間說道。原來林小姐的父親罹患癌症,經過手術及化學治療之後,癌細胞獲得控制,接下來就是固定在腫瘤科追蹤。但這半年來林小姐的父親心情越來越低落,夜晚輾轉難眠,白天胃口也不大好。每天最主要的活動就是躺在沙發上瞪著天花板。 林小姐擔心父親,自己也開始變得焦躁煩心,因此來掛號,問的都是父親的事。 「那他怎麼不自己來呢?」我問林小姐。 「因為他覺得自己沒病啊,更何況是要看身心科。」林小姐無奈地說。 經過詢問,發現林小姐的父親有許多焦慮、憂鬱、失眠等症狀,這些都可以透過藥物改善。 「那麼,你父親的癌症病況到底算不算嚴不嚴重?」我問。 「醫生說他的腫瘤相當初期,治療預後算很好的。」林小姐回答著。 「如果癌症已經治癒,那麼你父親怎麼會擔心成這樣?」我反問道。 「可能因為他不相信醫生說的吧!」 「他有什麼理由不相信醫生呢?」 「因為醫生的態度太輕描淡寫,說這種病很常見,不用太擔心。但偏偏我爸爸他就是容易想東想西的人,怎麼可能這樣就不去想。」林小姐說到重點。 「如果有疑惑,可以再去問醫生啊。」我建議道。 「其實腫瘤科醫生人很好,也說明得很詳細。但我爸爸說,他一輩子健健康康,不菸不酒,怎麼突然就得了癌症。所以儘管經過治療,他還是整天擔心癌症會復發。」林小姐說道。 經過問診發現,林小姐的父親原本就是個保守謹慎的人,過去長年的工作壓力讓他時常有焦慮情緒跟頭痛失眠等身體症狀。特別是準備工作會議的前一天晚上,經常準備報告資料到半夜,好不容易就寢也無法熟睡。但由於這些症狀還不嚴重,加上顧忌於精神科就診,於是一直延誤就醫。 面對突然發生的癌症跟後續治療的巨大身心壓力,讓他原本容易憂慮的個性煩上加煩:擔心工作不保、擔心房貸繳不出、擔心子女將來成家立業困難等等,最後導致嚴重身心失調。 ---- 林小姐的父親原本在家庭是個全能爸爸,因此家中的巨人突然倒下,太太跟兒女儘管相當關心,但都不知道如何以情緒上的支持幫助這個傷心又生病的巨人。原本的關切之情一旦著急起來,時常反而演變成彼此口角指責的局面,這都讓全家人困擾不已。 解鈴還須繫鈴人,林小姐好說歹說,最後終於把她爸爸勸來門診。經過幾次家庭成員間的誠心溝通,把話說開,林爸爸的臉上終於開始有了笑容,症狀也改善了。 家人間語言上的鼓勵或建議,往往要表達的是情緒上的支持。就像寒冬中朋友送

【放假焦慮-你週末過得如何?】

  工作與休閒,看似涇渭分明的兩件事,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斷穿插,而休閒往往被視為一種恢復體力,用以面對更多工作的準備。但在現代忙碌社會的環境壓力之下,「工作到沒有休息時間」有時卻變成一種「成功」的象徵,例如醫師、律師、公司 CEO 等,會有一種印象覺得像這樣的成功人士,常常是沒有休閒時間的。 連接著上面的觀念,毫無生產力的休閒似乎就變成是一種浪費時間。 我們習慣在通勤或是運動的時候聽 podcast ,甚至連觀看影片我們都已經習慣用倍速撥放功能,假想我們在假日的時候,若只是單純的睡覺耍廢,看似「一事無成」,等假期快要結束的時候,心中不免覺得焦慮,總覺得好像浪費難得的假日時光,並且沒有生產力。 躺著耍廢的時候同時滑滑手機,看到臉書或是 IG 上,朋友們好像都過著精彩充實的休閒生活,像是運動、登山潛水、看展覽或是參加進修課程,這種比較跟落差的感覺,甚至會出現「我是不是在浪費時間」的罪惡感。 而實際度過的假日與期望中的假日產生落差,產生的心理焦慮,使人更無法真正放鬆。 ✅ 如何舒緩焦慮-做好準備 1. 寫下簡單的任務 不用覺得假日一定要完成什麼偉大的任務,或是要參加華麗的休閒活動才算是充實,像是陪狗狗散個步,趁好天氣好好洗個床單並在太陽底下曬乾,與朋友約在咖啡廳閒聊一個下午,可以在假日安排任何一個可以讓自己感到滿足,且容易達成的任務,也可以避免因為沒有達成太困難的假日目標,而感到失落的心情。 2. 規劃下週的任務 另一個常見會產生假日焦慮的原因,是當收假回到工作場域時,擔心因為假日所累積的工作會做不完,無法達到預期的工作表現,這種焦慮的感覺往往在週日晚間最為明顯。可以試著在週五先規劃好下週的工作行程,釐清有什麼待辦事項,也許就能減輕焦慮。 3. 維持期待感   期待下一個假日 也許在度過一個美好的假日之後回到辦公室會令人感到心情低落,但下個週末很快就會來臨,不如期待跟好好安排你的下一個假日吧。 假日焦慮雖然有很多成因,但短時間之內通常都能緩解,但若長時間產生焦慮而無法自行紓解,便可以尋求專業的身心科醫師幫助。

【慮病症-好擔心我生病了!】

  COVID-19 疫情肆虐,全球都籠罩在患病的陰霾下,而新冠肺炎的輕症症狀與感冒相似,加上傳染力極強的特性,若不幸出現了相關病徵,不免會擔心自己是否已經確診,生理上會因為生病而感到不舒服,而過度擔心自己生病的心理狀態也同樣需要被關注。 慮病症- 關心身體的病痛是維持身體健康必需的,且若是真的生病了及早發現也能及早治療。但如果過度擔心身體健康的狀況,時刻擔心自己已經罹患某種重大的疾病,使自己的工作與人際關係受到影響,且這種狀況持續6個月以上,這種情形就是所謂的「慮病症」。 慮病症的行為包含: * 過度誇大正常的生理反應。 一有不舒服就覺得是生了重病,像是腸胃稍有不適就覺得可能是癌症,頭痛便擔心腦袋裡長了腫瘤。 * 難以相信醫生的判斷,不間斷地尋求不同醫生的診療。 因為擔心自己生了重病,就算每次檢查都正常,還是無法放心,慮病的人可能會覺得一定有病沒被診斷出來,到處尋求不同醫生的診療或要求醫生開藥,甚至接受不必要的檢查或醫療處置。就醫療端來思考,若是真的沒有生病,不斷的檢查及開立不必要的藥物也是一種醫療資源的浪費。 「是無病呻吟還是真的生病了?」 若是在各種檢查之下都沒有得到疾病確診的結果,而我們卻還是認為自己生病了,時間一久,身邊的親友或許會覺得我們是在「無病呻吟」,除了影響人際關係,甚至會影響工作,如此一來,除了身體感到不舒服,也因為缺少旁人的支持與體諒,心理的壓力也會與日俱增,甚至引發憂鬱等負面影響。 而引發慮病症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本來就對身體感受過度敏銳,只要有一點點不舒服就能很快察覺。或是近期有親友罹患相關疾病,像是同年齡的朋友突然罹患癌症,罹病的恐懼突然變得離自己很近。也許是爸媽或祖父母罹患癌症過世,不免擔心自己也會罹患相關的疾病。 另外內在因素也是慮病的原因之一,生病可以得到周遭的人噓寒問暖,有些長輩可能長期獨居,若是生病了,可以接受子女的照顧或關心,到醫院也可以接受醫生及護理師的治療,或許是因為對於關愛的渴望,讓他們常常覺得自己生病了。也許最近遭逢重大的壓力,想藉生病逃避這些壓力都可能是慮病發生的原因。 該怎麼面對慮病症呢? * 不過度依賴網路資源。 因為搜尋系統的便利性,我們常常一生病,第一件事情便是上網搜尋,但一般人並不具備專業醫療背景,無法判別網路醫療訊息的真假,所以儘可能只閱讀具公信力的醫療網站,避免過度接收雜亂且不知真假的訊息加深焦慮。 *

【天地無情 人間有情】疫情下我都已經那麼難過了,怎麼有力氣去關心別人?

    (文/劉貞柏醫師) 「天地無情   人間有情」,這句話的概念能夠換句話說:「優勝劣敗、適者生存乃是自然循環之道。但因為有人性向善的介入,所以可以不必那麼殘酷。」       有人會問: 「為什麼遠處發生地震海嘯,我們就要捐錢?」、 「為什麼我們要拿錢捐助窮人或福利機構?」、 「為甚麼比爾蓋茲要創立慈善基金會?」 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不為什麼!」       道理說來複雜抽象,那麼來說個故事。       之前我養了ㄧ些孔雀魚。看它們在簡陋臨時的小魚缸裡也能悠遊自得,心情也輕鬆起來。過沒多久,大魚開始生小魚了。當時我未養過孔雀魚,更沒有處理剛出生小魚仔的經驗,只得趕快將十幾隻剛出生的小魚撈出來裝到別的空水盆裡頭,因為聽說動作不趕快些,剛出生的小魚仔會被飢腸轆轆的產後母魚給吃乾淨。       過了幾個禮拜,照顧這批小魚也逐漸上手,看它們奮力爭食飼料,顯現旺盛的生命力。 同時我也看到有些弱小的魚,搶不到飼料的魚,載浮載沉地落在水盆底部歪斜扭動,一副不行的樣子。料想是天生體質虛弱,若生存在野外,肯定是被大自然淘汰的犧牲者。 於是我特別照顧那些弱小的魚,別的健康小魚過來搶食魚餌時我還會將他們趕開,讓那些弱魚有飯吃。 過了一陣子,有幾條弱魚還是耐不過,死了倒在水盆底下。另外有些弱魚卻反而逐漸恢復,雖沒生龍活虎,但也還留著一口氣,巴扎巴扎地吃著我特別留給弱魚的餌料。 我在想這麼刻意所為到底是為了什麼。 答案就是「不為什麼」。 我既非養魚高手,也非說是菩薩心腸。只是看到弱魚辛苦悽慘,順手幫ㄧ把。有辦法的撐過去,沒辦法的也沒轍。 【天地無情】。孔雀魚一胎生一群小魚,原本就是為了讓環境淘汰弱魚,讓強壯的魚苗能夠順利成長,免得弱魚不但瓜分食物還讓虛弱基因遺傳下去。這是天地法則。 【人間有情】。我看了弱魚,順手能救幾隻便算。要我時時刻刻守在水盆是萬無可能,盡力而為求個心安是有的。 ---- 疫情大環境對人們正常生活的重大衝擊嚴峻而殘酷,民眾身心壓力與日俱增。大環境如此,但我們彼此對待卻不是非得這樣壓迫。 當主管的,多說句好話。 -- 大家感受好些。 賣飲料的,多展現笑容。 -- 正向傳遞出去。 開車上路,少按些喇吧。 -- 耳根清靜多了。 趕忙沒空,少闖個黃燈。 -- 行人都能平安。 共體時艱,彼此支持。小小動作,也許就能夠促進改變,創造希望 。

【心理治療師是賽跑教練,不是跆拳道教練!】重點是放在自己,不是放在對手身上。

    (文/劉貞柏醫師) 「醫生,我先生怎麼都教不會聽,真是氣死我了!」小梅氣急敗壞地一進診間就開始抱怨。小梅的先生沉迷最新的手機遊戲,從早玩到晚,每次叫他吃飯都當作耳邊風,課金花了不少。       「醫生啊,上次你教我要怎麼樣跟他說,有用耶!這次他又不聽我的了,你能不能教我幾招,讓他聽話?」小梅滿懷期待地看著我,然後說:「還是我乾脆把他帶來給你看?你說一句比得上我說一百句呢!」      「我也很想幫你,不過你花了那麼多時間精力來看診會談,【目標應該放在改變你自己】,而非改變別人。」我對小梅說道。「改變自己,操之在己;要想改變別人,那就操之於人,到頭來別人不動如山,痛苦的卻往往是自己。」       「如果不能改變現況,改變別人,那為什麼我要來進行心理治療呢?」小梅疑惑地問道。畢竟小梅當初來找我,正是因為受不了無止境的婆媳過招,跟丈夫爭吵不休的意見歧異。       於是我給她舉例:       心理治療師就好比是【賽跑教練在訓練短跑選手】。要求短跑選手專注在自己的體能跟肌肉協調上,然後在每一次的練習裡頭尋求突破,創造紀錄,挑戰自我。 在訓練的過程當中,賽跑教練提供專業的運動知識,提供安全的環境與訓練技術,避免無效率的土法煉鋼,也避免不適當的運動方式,避免傷害選手的肌肉骨骼。 教練不一定跑得比選手快,卻能從旁以不同角度觀察選手的姿勢盲點,提供建議給選手參考改進,量身打造最適合這位選手的最佳化訓練模式。並且另外做紀錄,甚至能跟其他選手的訓練條件做參考對照,教練也從中也獲得訓練經驗,再回饋給選手做參考。       【心理治療師跟個案之間,彷彿就是賽跑教練跟短跑選手。】最後也許選手能夠順利奪取金牌,但訓練過程中的艱辛與點滴,除了自己內心明白之外,整個過程教練也是看在眼裡。 ----       然而卻有【很多人誤以為心理治療師是跆拳道教練】。賽跑教練跟跆拳道教練的差別在哪邊?       跆拳道教練跟跆拳道的選手是什麼關係呢? 除了選手自我鍛練外,主要還需【分析敵手弱點,迎頭痛擊!】看似快狠準的攻擊技巧,卻無意間讓選手時常為了求勝而受傷。從我的觀點認為,一個好的心理治療師不應該是跆拳道教練,而應該比較像是賽跑教練。 以剛才的例子,小梅把她先生當成敵人,掌握心理弱點予以攻擊,這會比較好嗎?       可惜的是,現代社會工作緊湊,職場競爭氣氛濃厚,讓大部份的人都把自

【囤積症-心裡破了一個洞想要推放好多東西將它補起來】

  「不能再買了,再買要剁手手」,這段話想必是愛購物的大家都曾經說過的吧。 最近剛好要迎來年中的 618 購物節,每個網路平台及電商都磨刀霍霍,消費者也估算著各種優惠,加上 COVID-19  疫情的關係,因應隔離及防疫的需求,民眾常囤積各種民生及醫療用品。 那這樣的行為會不會是囤積症的患者呢? 囤積症( Hoarding Disorder ),是一種強迫行為,指過度性地收購或收集物件,即使是不值錢、有危險性或不衛生的物品,不過也有些是屬於可能有用但是閒置的物品。 在 2013 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將其定義為精神科疾病,另根據  Frost and Hartl 1996 年所提供以下對這個心理疾病的定義為: *  患者會大量收購或無法拋棄對別人看來價值不高或沒用的物件。 *  居住的環境因收集物的大量堆積以致妨礙到這些空間原本的功能,而干擾到正常的生活運作。例如將臥室或浴室用來堆放東西,導致無法洗澡跟睡覺。 *  不願意或無法歸還借來的東西,當界線模糊時,有時候甚至會演變為偷竊行為。 強迫性囤積病患者所聚集的物件數量通常會相當龐大,會干擾到患者及身邊的人的基本生活,而堆放的雜物過多會造成不衛生的環境,甚至會在災害發生時影響逃生動線而造成危險。 而產生囤積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無法處理分離,例如親人過世或離開時無法丟棄他相關的物品,無法跟過去告別,或是擔心需要用到這些物品時會找不到,覺得不丟棄物品是一種節儉的表現,通常會帶有心理層面的原因,若是認知到家人朋友有類似囤積症的情況,患者除了需要家人朋友的支持以外,更可以尋求專業身心科醫生的引導發覺囤積背後的心理原因。

【家裡的孩子習慣性賴床怎麼辦?】教育者的愛才是改變的動力。

    (文/劉貞柏醫師) 「我家的孩子越來越會拖延,每天上學都要我催到快要發飆才肯出門。」一個媽媽氣苦地這麼說。「動作慢吞吞,又愛賴床,怎麼說都說不聽。」   「你孩子多大了?」我問。   「今年國二。」那個媽媽這麼說。「你有看過這樣的小孩嗎?我一直催他,他還大聲頂嘴說:『時間還早,我為什麼不能再多睡一點?』真是讓我快氣瘋了!」   「那最後他上學有經常遲到嗎?」我問。   「他每次都拖到最後一刻才肯出門,害我開車載他去學校都要用飆的。」她忿忿不平地說著。「好幾次還差點出事。」   「他這學期遲到幾次?」我還是希望知道她小孩到底有沒有遲到。   「噢,他每次都剛剛好,所以這學期沒有被記過遲到。」那個媽媽這麼說著。   「那上個學期他遲到幾次?」我追根究柢地問。   「他上個學期也沒有被記遲到。」然後那個媽媽停頓想了一下。「好吧!我知道醫師你的意思,我兒子確實每次最後都有趕上。你是不是要我都不要管他,不要催他,讓他遲到,自己承擔後果?」   「當然。」然後我做了以下的說明。 --   趨樂避苦自然是人之常情:小朋友上幼稚園,稍有不順意就會嚷嚷不想上學。天氣冷懶得起床也會嚷嚷,不喜歡新來的老師也會嚷嚷。 依照佛洛依德描述人類的心理狀態,人一出生下來便會依循著「快樂原則」:只做讓自己快樂的事情。小嬰兒高興睡就睡、高興吃奶就吃奶,一切以他自己高興為主。 然而,小嬰兒會漸漸發現這個世界的存在,發現所謂「現實」。所以逐漸發展出一套「現實原則」出來。天黑就要睡覺,天亮了媽媽才會來餵奶,每個小嬰兒都會逐漸發現這個現實,於是開始變得比較理性。   佛洛依德也說:所謂「教育」,就是用「現實原則」取代「快樂原則」。 甚麼時候該做甚麼事情,按表操課。不能夠因為下雨就不去上學,不能因為想看電視就把功課丟一邊不管。 但是小朋友不會那麼聽話,講了就聽,怎麼辦? 所以要用「教育者的愛」來引導,在旁提供協助。 幼稚園小朋友爬不起來,做父母的可以替他們點鬧鐘、叫他們起床。來不及換衣服,就翻箱倒櫃先幫他們準備好。 但佛洛依德也對教育者做了一個重要的提醒:【如果被寵愛的小孩認為無論如何他永遠都不會失去這些「來自於教育者的愛」,那麼對這個小孩而言,教育就完全失敗了。】 以剛剛的事件為例子,我建議那個媽媽還是可以替她兒子點鬧鐘、準備早餐。「但是都依照原本的節奏,不要因為他晚起床就加快你的速度。最後讓孩子承擔

【家庭關係裡出現了暴力裂縫該怎麼辦?】先尋求法律保障安全,再來保護受內傷的大腦。

最近國外知名影星強尼戴普( Johnny Depp )與前妻安柏赫德( Amber Heard )的官司在激烈的庭訊之後終於劃下句點,除了法庭上激烈的攻防之外,家庭成員間的暴力問題也引發關注。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間發生身體上、精神上、經濟上的騷擾、控制、威脅或其他不法侵害之行為。 受到傳統「家醜不可外揚」、「清官難斷家務事」等觀念的影響,家暴問題總是難被揭發,被害人也總是難以向外人啟齒。一方面會擔心外人的眼光,另一方面也會想著畢竟是同住且相愛的家人或伴侶,是否要再給他一次機會? 在上述的案例中可以發現,家暴受害者其實不分男女,且除了身體上的暴力,也可能是精神暴力,像是騷擾跟蹤、言語暴力、違反意願的控制交友範圍等等均可能構成精神家暴。 另一種則屬於經濟上的家暴,包括不給予生活費、過度掌控家庭財務、強迫借貸等行為。 【在家庭暴力發生的當下,首先要保護自己的安全】避免身體的重要部位受到傷害,並儘快撥打 110 報警,由警察介入制止暴力並就醫。 而根據家庭暴力防治法第  58  條規定:主管機關得核發給家庭暴力被害人相關的補助,像是緊急生活扶助費用、訴訟費用、子女教育、生活費用及兒童托育費用等等。相關的補助辦法也可以尋求各縣市的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協助。 阻斷生命及身體上的立即危害之後,【心裡的傷痕也需要被修補】。所謂了心裡,在強大暴力的陰影下,大腦受到強烈刺激,可能引發接下來的恐慌、害怕或焦躁、憂鬱。 大腦受到長期刺激後,可能讓大腦的情緒中樞變敏感。此後一點小刺激就會跳起來,任人感覺心情波動很大。加上暴力陰影,杯弓蛇影,整天感到不安,坐如針氈。 身體上的傷痕雖然會經過時間慢慢癒合,但心裡的裂縫也需要被好好照顧,此時可以尋求專業的身心科醫生協助,藥物可以補充大腦能量,穩定受到長期刺激的大腦,減少情緒波動。透過專業陪伴我們度過這段修復癒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