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22的文章

【我好愛我太太,她卻要離開我?】體貼是可以學習的。

  ( 文 / 劉貞柏醫師 ) 「醫師我真的需要心理治療嗎?我真的很愛我太太,但我不覺得我有病。」 「需要心理治療,不等於你心裡有病。但有的時候,心理治療的場合可以教導你如何表達你的心意。」 「這是什麼意思?」 「你太太都要離開你了,你不是想挽回嗎?你的心意滿滿,表達的方式卻難以傳達心意,對吧?」 「我很愛她呀!我有跟她講啊!我下班回家看到她都很開心,我都有對她笑。」 「那她看到你有開心嗎?」 「一回家我還沒開口就被罵,難道是我錯了嗎?」 「你回到家她就生氣?她為什麼生氣?」 「我不知道。」 「 …  你真的不知道?你要不要回想一下她的表情?」 「我不知道呀!我會到家看到她,我很開心,也對她笑,但她本來沒表情,突然就開始發脾氣。」 「她這樣的原因,你覺得:你有責任或義務去理解她如此的原因嗎?」 「我沒想過耶,我只是不知道她為什麼發脾氣。」 「這就是你需要心理治療的原因之一。」 理工男經常也是理工腦,對於表情辨認跟情緒理解,經常少根筋,或著說:不得其門而入。而心理治療的目標之一,就是藉由諮商的場合,協助理工男先生練習辨認太太的表情,以及理解太太的情緒為何如此變化的脈絡。 「你上次說你太太腳扭傷,腳骨還輕微裂傷,對吧?你會跟她說愛她,但你怎麼照顧她呢?」 「照顧?我不知道怎麼照顧她。」 生活是柴米油鹽,不是熱戀新婚的甜言蜜語就能過生活。 柴米油鹽,是對生活本質的認知。 理工男對這個毫無概念,因為過去都是別人幫忙張羅。 心理諮詢的場合,能給予生活層面的建議,讓理工男知道如何照顧別人。 「腳扭傷,有的人會煮鱸魚湯給病人喝。你有煮給你太太喝嗎?」 「我不知道這件事。我也不會煮東西。」 「這就是用心呀!用心,不是嘴巴說愛。你記得去用。」 「她不喜歡吃魚。」 「這是心意呀!她不喜歡吃魚,但喝口湯也是好的。」 「她會不會反而說我給她壓力?」 「所以啦!你準備的心意,就是要被踐踏也心甘情願。你煮鱸魚湯,為了不給她壓力,要跟她保證:就算她只吃一口,你也會負責把剩下的吃掉,請她不用擔心。這就是體貼。」 「吃鱸魚湯真的對腳扭傷有幫助嗎?」 「拜託,是心意好嗎?那我問你:她腳骨裂掉,你要買什麼有幫助的給她吃?」 「我不知道。」 「你可以上網查呀!查不到,也可以告訴她『你有去查』,這就是心意 !!  骨頭可以補充鈣質跟維他命 D 。你去找找。小魚乾也很多鈣質,可以用來給她吃。」 「她不吃魚。」

【打算要離婚嗎?錢到手了沒?】獲得幸福要靠努力。

  ( 文 / 劉貞柏醫師 ) 「醫師,我打算要離婚。」 「是嗎?不妨說說你的想法。」 然後她把前因後果娓娓道來。 「這樣醫師你明白了嗎?但麻煩的是:我先生還不肯簽字。」 「沒問題,但我們重新框架一遍:妳離婚要幹嘛 ? 」 「離婚要幹嘛?就離婚呀!」 「妳是要為了『更好的生活』才離婚的吧?離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你的目的,應該是為了要獲得更好的生活,『獲得幸福』。至少比現在幸福。」 獲得幸福的方式有很多, 離婚是一種。 但反之則不一定:離婚就一定可以幸福嗎? 立刻離婚,就可以立刻得到幸福嗎? -- 「醫師你是建議我不要離婚,是嗎?」 「不要那麼快跳到結論好嗎?我的意思是:幸福是需要努力才得來的。透過每個階段的安排,一步步朝向幸福前進。就妳的現況,離婚只是其中一個步驟。」 「那我要怎麼安排一步步走向幸福?」 「我先講現實的。離婚之後,依照妳目前狀況,生活費夠嗎?工作收入夠支付妳滿意的生活嗎?夠支付妳孩子的教育才藝開銷嗎?」 「不太夠,我工作收入不夠多。所以我不能離婚,要繼續依賴我先生?」 「拜託你不要又直接跳到結論好嗎?」 錢不夠多,為了替未來幸福的生活準備,那麼現在就要準備錢。 自己賺的不夠多,就要看看先生那邊有多少,房產存摺什麼的,要先掌握在手上。 -- 「我先生都不給我這些呀!」 「我理解你的狀況。但我剛剛說過:『幸福是要透過努力得來的』,你不努力爭取,又怎麼拿得到呢?況且,妳是他太太的狀況下,替他全家賣命,照顧老小,他都不給你了。妳斷然離婚之後,他還會給妳嗎?」 搞不清楚,就去找有經驗的。 找不到有經驗的朋友網友打聽,至少先去找律師問問。 -- 「我還是覺得他不會把房子給我。他說不要離婚,希望挽留我。」 「今天外遇的是他,犯錯的又不是妳。對方既然說要挽留,那麼要拿出誠意呀!口頭的怎麼算數呢?誠意就是『東西交出來』,而不是『口頭說我下次決不再犯』。」 你可以告訴他: 錢不是都放妳口袋,妳是為了家庭張羅,孩子教育張羅,所以暫時保管。 若對方都不肯,就知道對方不肯替家庭孩子還有你著想。 這樣,妳才會更明白目前妳在家中的處境。 「好的,我會努力看看的。」 「若是能獲得更好的生活,更幸福的狀態,那麼暫時還沒離成婚,也不是太糟的事。」

【父母怎麼總是偏心?】多一份的愛能從哪裡來?

  ( 文 / 劉貞柏醫師 ) 「我總覺得我父母偏心。」 「是嗎?」 「醫生你要相信我。從小到大我就這樣感覺:因為我會把自己顧得好好的,所以他們就覺得不用太照顧我。」 「假設是你講的這樣,那你的感受是如何?」 「我覺得很不公平呀!為什麼我表現比較好,身為老大,明明已經承擔比較多的責任,為什麼反而要忽視我,不在乎我?」 「若此為真,你如何證明你的感受,是因為你父母真的忽視你,不在乎你?」 「這是一種感覺,確確實實的感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顯現出來。」 「是啦,你不用一一舉例,你過去在門診其實也都說過了。話說回來,既然如此,你知道你為何會一再重複提這件事嗎?」 「因為他們就一直很不公平呀!」 「其實除了你覺得『父母不公平』,更可能是『希望他們更在乎你一點』。」 -- 「這跟我原來講的,有不一樣嗎?」 「有些微的不一樣。」 如果你原本父母真的很忽略你,不在乎你,對你的態度是 50 分好了。 於是你希望他們更在乎你,關心你的感受,對你的態度能提升到 70 分。 但假若,事實不是你想的那樣。 你父母其實已經很在乎你,對你的態度已經是 80 分。 只不過可能因為世代差異,表達差異,或著他們能力有限,於是只讓你感受到 60 分。而你希望更多,希望 80 分, 90 分。 -- 也有可能,即使他們對你的態度是 90 分。 你也已經感受到 90 分。 但你總是希望他們多關注你一些,希望從 90 分增加到 100 分! 「嘻嘻,怎麼可能 100 分。有人會希望父母對自己 100 分的嗎?」 「當然有呀!有些孩子在安定的環境中成長,相信父母都是給自己百分之百,全心全意的愛。再怎麼說,這幾乎可說是一種幸福。」 「然後呢?他們希望父母對自己 120 分?」 「有可能,但更多的是另一種失落。」 -- 孩子天真爛漫,衣食無虞,在孩子仰望父母的心中,父母是 100 分,理所當然地佔據父母所有的愛。 然而,隨著孩子長大,心智成熟,在某一天他突然領悟:父母只是平凡人,不是自己過去所想像的英雄。 既然是凡人,也就只有凡人的能力,凡人的餘裕,凡人的愛。 父母當然愛自己,但因為能力有限,年齡衰老,過去想像的 100/100 全心全意,其實只有 80 分, 90 分。甚至當身體病痛,雜事煩心時,甚至只有 70 分, 60 分。 當自己兄弟姊妹狀況不好時,父母也希望幫一把,於是對自己的關注,甚至可能下

【我心理有毛病?真的需要心理治療?】一個讓你更認識自己的機會。

  ( 文 / 劉貞柏醫師 ) 「我是公司高階主管,只是有點睡不好,為什麼上次那位醫師建議我要做心理治療呢?」 「你覺得你需要嗎?」 「我應該心理沒有問題吧?」 「我不覺得你有問題。」 「那為什麼我需要做心理治療呢?」 「因為你談論的主題,很多跟深層心理相關。這些主題,你很難跟心臟科醫師,骨科醫師在門診討論,對吧?」 「我不能在身心科門診討論嗎?」 「可以呀,你每次來看診,我們也都有討論到心理層面的問題。但有的時候,話題需要多些沉澱才有辦法深入討論。」 用烹飪比喻的話,健保門診就是快火大炒,口味重香氣足,適合大部分民眾的口味。 但有些人肚子填飽之後,需要更精緻的烹飪方式滿足味蕾(心理需求)。 例如小火慢燉,或著舒肥醃製。精緻甜點跟前菜湯品。 -- 「飢餓是最好的調味料。」我接著比喻。 在心理治療的領域中,若藉由一定步驟,讓心靈感到飢餓,或著說「培養心靈飢餓感」,如此更能消化諮商師的心理詮釋,破解迷思。這是在門診比較難以鋪陳的諮商技巧。 -- 「心理諮商師都那麼厲害嗎?我不能靠自己思考,解決心理問題嗎?」 「諮商師當然有其專業。但更重要的是:心理諮商能協助找到你的心理盲點。」 好比髮型設計師,再厲害的髮型設計師,自己的頭髮都是旁人幫忙剪的。 你說髮型師可不可以自己剪自己的頭髮? 當然可以,但這樣往往事倍功半,功力也大打折扣。 心理諮商也是一樣。 每個人面對自己的盲點,自然稱作盲點,就是不容易自己發現。 然而,自己不容易發現的,別人可能很輕易可以發現。 這是觀察角度的問題。 更何況,這裡所說的別人,是專業的心理諮商。 -- 「如果說我本身是心理系畢業,也經常看心理相關的書籍,這樣也需要心理治療嗎?」 「你有沒有幫別人拔過白頭髮?」 後腦杓的白頭髮,細心一點的話,五歲小孩都能幫你拔。 但是,若自己要找出自己後腦袋的白頭髮,對著鏡子亂拔,通常扯的頭皮疼不說,還順便拔下好幾根黑髮。 角度的不同,難易度大不相同,能找到過去未曾發現的盲點。 更何況,對方是在專業訓練下,在專業的架構,專業的地點,執行專業。 -- 「短短談幾次,幾個小時,諮商師就會了解我的人生嗎?」 「非也非也,諮商師很了解你,或著不夠瞭解你,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諮商師協助你「了解你自己」。 從過去沒想過的角度,「讓你瞭解更深層的自己」。 從專業經驗的建議,「讓你認識不同樣貌的自己」。 藉由談話引導,「讓

【照顧者也有自己的需求需要被照顧】

  【照顧者也有自己的需求需要被照顧】 憂鬱症是近年來常見的身心疾病,而憂鬱症會不斷侵蝕患者的身心健康,讓人情緒低落及焦慮,嚴重者甚至無法照料自己的生活起居。而身為患者身邊最親近的家人朋友,在照料患者之餘,往往很難被發現的是,因為人跟人之間的情緒會互相感染,照顧者也難以避免的被拉進了負面的情緒漩渦。 - 常常照顧者可能要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及陪伴患者,加上患者可能因為生病的緣故,原本他在家庭中所需要負擔的角色責任也可能暫時要由照顧者代替,在蠟燭兩頭燒的情況下,照顧者的身心壓力可想而知。 且因為憂鬱症沒有確切「康復」的時間可以預期,也不知道這樣的情況要持續多久,一但生病的情況不如預期,照顧者更容易陷入「我都已經做這麼多了,為什麼沒有用?」的負面情緒。 - 其實憂鬱症的形成有一定的脈絡,可能是根據過去的經驗或是環境的因素,加上生理的影響,所以患者生病的原因是很複雜的,不可能用一句話就治癒患者。照顧者可以做的,就是支持跟幫助,並給予合理的期待,並不是 24 小時都要陪在他身邊,而是讓他知道當他需要時,都會有人在他身邊,並有人願意聽他說話。 - * 照顧者不是要付出全部的自己,而是照顧者也要有自己的生活。 * 不一定可以立刻見效,需要拉長陪伴時間,時間拉長也能降低照顧者的心理壓力。 * 不需要將病者的所有決定都攬在自己身上。 * 照顧者適度休息及尋求支援是完全不需要愧疚的。照顧自己的需求絕對不是自私,適度的休息才能夠繼續提供更好的照顧。

【覺得家人很煩很吵,是自己太躁鬱嗎?】可邀請家人陪伴自己獨處~

  ( 文 / 劉貞柏醫師 ) 「我最近壓力很大,睡不好,心情很煩燥。回到家也不想待在客廳,只想要靜靜待在自己房間裡。家人說我耍自閉,醫生我這樣是不是有問題?」 「你需要平靜的時間,讓大腦沉澱下來。這沒有問題。」 「連續假期我也不想出門。兒子待在家裏面無聊發慌,拿網球丟牆壁當投球練習。我可以理解,但聽著球砰砰的聲音就是很煩,忍不住罵他,叫他不要再丟了。醫生我這樣是不是很躁鬱?」 「你覺得很煩,也不是故意發脾氣的。但聽起來你有些自責?」 「是啊!我以前脾氣不會這麼差。這樣亂發脾氣,我覺得很糟。」 「你表面上說需要獨處,但實際上人都需要他人陪伴。但家人陪伴你的時候,又不自覺感到很煩,是嗎?」 「對啊,他們要我一起坐在客廳看電視,獨自划手機也好。我覺得很煩。」 「你可以邀請他們『陪你獨處』!」 -- 這裡指的「獨處」,是心靈上的獨處。把自己的心靈稍微休息沉澱一下。 既然是獨處,也就不要將這珍貴的獨處時光拿去划手機。 因為划手機是一種「網路上的相聚」,嚴格來說,不算是心靈獨處。 -- 「那家人在我身旁陪伴我,這也叫做獨處嗎?」 「你可以請他們陪你,但不需要互動。」 你可以邀請你家人到你房間裡面陪你,但事先講好: 「我請你幫忙,陪我 10 分鐘。在這 10 分鐘裡面,我們不交談,我可能也只專注在自己的內在,無法回應或關注你的反應,請你理解。但在這十分鐘裡面,我們同處在一個空間裡面,你可以做任何你要做的事情,包括划手機。我也是。我們在這空間裡面各自獨處,不互相干擾。但基本上,是謝謝你陪著我獨處。」 「醫生,我大概聽得懂你的意思,但還是覺得有點奇怪。」 「我再舉一個例子好了。」 你不是覺得兒子在家丟球很吵很煩嗎?你可以邀請他,陪你 20 分鐘,陪你到樓下中庭丟接網球。 你要特別向兒子聲明:是請他陪伴你,陪你紓壓放鬆。你謝謝他。但在這 20 分鐘裡面,可能你就默默地拋接球。在這 20 分鐘裡面,你們可能沒有太多互動。也不會聊天,不會聊學校發生的事情,不會關注他生活最近的心得。你們就是默默地互相丟球。但基本上是他陪你,所以若兒子願意配合,你很感謝他。 -- 「醫生這樣我好像稍微比較明白了。」 「我又想到一個比喻,講給你聽!」我接著說。 這就是「打坐」的概念: 你待在房間裡面打坐,不說話,集中精神放鬆。旁邊可以有家人陪伴,如果可以,家人也用自己的方式打坐。 打坐是一個概念,不等於盤腿。